小乘佛教簡介

小乘佛教(梵語:Hīnayāna),又稱聲聞乘佛教(梵語: Śrāvakayāna)。譯自梵語,Hīna 意為「小」,yāna 意為乘、車子、教法、或通往解脫之道,合起來,是「小車子」、「小的載具」的意思。這個稱呼出現在一至二世紀之間,是大乘佛教(梵語:Mahāyāna) 對成立在它之前的的各佛教部派的稱呼,現代大乘佛教徒也用以稱呼南傳上座部佛教。因為它的涵義多變,而且充滿爭議,在學者及佛教徒間,長期存有爭議。

小乘釋義
對大乘佛教而言,小乘是聲聞乘、緣覺乘二乘的合稱。因為此二乘修行人,發心狹小,無法濟度一切眾生,故稱小乘。
就歷史而言,小乘佛教意指在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時期,所形成的佛教教法。又可以用來指稱部派佛教時期,所成立的各個佛教流派。這些流派的現代繼承人,為南傳上座部佛教。
因此,最狹義的小乘佛教,又可以指為現存的南傳佛教。但是南傳佛教徒認為,這個稱呼,對他們來說,是有貶意的,所以他們拒絕這個稱呼,自稱為上座部佛教。

部派佛教
早期佛教發展史,可以分成幾個時期,如印順法師在《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》中提出的定義:「我以為,佛陀時代,四五(或說四九)年的教化活動,是『根本佛教』,是一切佛法的根源。大眾部與上座部分立以後,是『部派佛教』。佛滅後,到還沒有部派對立的那個時期,是一味的『原始佛教』」。
相傳在佛陀滅度之後,由大迦葉於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結(又稱為王舍城集結),由阿難負責誦出經藏(即後世所稱的《阿含經》),優婆離誦出律藏,建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與僧團戒律。大眾部相傳,因為富樓那尊者來不及參與此次集結,所以另外主持了一次集結,後世稱為窟外集結。窟外集結產生的雜藏部方廣經,即是大乘佛教經典的前身。
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,摩揭陀國迦羅阿輸迦王(俗稱黑阿育王)在位時,僧團因為意見不同,產生爭議。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耶舍比丘,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,至毗舍離〈Vaiśālī〉舉行第二次集結(稱為七百集結、或毗舍離集結),會中做出決議,認為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(又稱「十事非法」)。東部比丘僧團不同意這個看法,自行集結會誦,訂定戒律。因七百集結代表了上座長老的看法,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,稱為上座部;而東方比丘僧團則稱大眾部。此為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,所以又稱為「根本分裂」。
在上座部跟大眾部分裂之後,在其中因地域、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,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團(又稱為「枝葉分裂」)。這個時期也被稱為部派佛教,時間起於佛陀滅度後百年,至大乘佛教興起之間。至西元一世紀前後,各部派已成熟發展,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教義,也各自傳承了不同的經典。
在這段時間內興起的各部派,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,仍然澎勃的發展,與大乘佛教各有擅場。他們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並非佛陀所親說〈大乘非佛說〉,而大乘佛教徒則稱這些部派為小乘,並不能幫助人究竟解脫。

部派分立
因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缺乏,各佛教部派之間的關係,直到現代學者中仍然有所爭議。南傳佛教、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中,對於各部派的傳承各有不同說法。現依印順法師的看法,將各部派作一個簡單的整理:
根本上座部
先上座部
雪山部(在說一切有部分出後,原先上座部改稱雪山部,大眾部及分別說部傳說,認為此部是由大眾部分出)
根本說一切有部(又名上座說一切有部)
說一切有部(薩婆多部,又名說因部,繼承根本說一切有部)
經量部(又名說轉部Saṃkrāntivādins/Saṃkrāntikas)
犢子部(Arya-vatslp-utrlyavadinah),異部宗輪論認為此部是由說一切有部分出。
法上部
賢胄部
正量部(Sammatlyavadinah)
密林山部(又稱六城部)
分別說部
銅鍱部(Tāmraśāṭīya,又作赤銅鍱部,傳至錫蘭。因錫蘭古稱銅鍱洲,或赤銅鍱,故得名。)
大寺派(即今錫蘭南傳上座部佛教)。以巴利文三藏為其主要特徵,又被稱為巴利文佛教。重要的論書有覺音所作的清淨道論。現今南傳上座部佛教皆以此部為根源。
無畏山派。漢譯解脫道論即為此部作品。
祗陀林派
飲光部(又作迦葉部)
法藏部
化地部
大眾部
一說部(又稱說出世部)
說大空部(又稱方廣部)
雞胤部(又稱窟居部、灰山住部)
多聞部
說假部
制多部 (Caitika)
東山部 (Apara Śaila)
西山部 (Uttara Śaila)

大乘佛教觀點
大乘佛教認為,釋迦牟尼佛根據弟子的不同根性,因時因地,而給與不同的教法。這些教法又可以分成三乘。其中,接受四聖諦教法的弟子,因為是從佛親聞教法,稱為聲聞乘(梵文 Sravakayāna),以成為阿羅漢為最高目標。沒有親自得到佛的教導,但以自己的努力與智慧,思維十二緣起法而得到證悟的,稱為獨覺或緣覺乘(梵文 Pratyeka-buddhayana),成為辟支佛是他們的目標。這兩類人,都只重視自己的修為,而無法幫助他人得到解脫,故稱為小乘。而真正的佛弟子,應當以幫助他人解脫為目標,發起大悲心,像這樣的佛弟子,被稱為菩薩,菩薩才是成為佛的真正道路,因此大乘又稱為菩薩乘(梵文 Bodhisattvayana)。
但是大乘佛教內部對於小乘的看法,有許多分歧。一部份人相信,小乘的教法只是暫時的,不了義的,誤導的,只能階段性用以接引資質較差的人,並不究竟。這派可以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為代表,認為即使犯了五無間罪的眾生,只要修行大乘佛法,也能得到解脫。但是修行小乘佛法,永遠無法成佛。
但是另一派的人相信,小乘與大乘雖然修持方法不同,但同為通往解脫成佛的方法。此派可以以《妙法蓮華經》為代表,它提出「三車喻」,認為在終極意義上,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,兩者的意趣並沒有差別。

漢傳佛教
隨著佛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由印度向東方傳入,南傳佛教與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,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,當中以安世高譯出大量小乘佛經,其中對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,為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。這些佛經為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。但其後小乘佛教在中國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蓋過。
漢傳佛教的戒律主要傳承自法藏部,以《四分律》為主流。至於宗派方面,主要的小乘傳承,有俱舍、成實二宗,但是這兩個宗派在唐初之後就已經衰微,喪失影響力。

藏傳佛教
藏傳佛教中,並沒有小乘傳承。但是格魯派很重視俱舍論的研習,列為五部大論之一。

南傳上座部佛教
為現代最主要的佛教流派之一,參看上座部佛教。

註釋
1^ 《妙法蓮華經》:「舍利弗,若有眾生,內有智性,從佛世尊聞法信受,殷勤精進,欲速出三界,自求涅槃,是名聲聞乘。......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聞法信受,殷勤精進,求自然慧,樂獨善寂,深知諸法因緣,是名辟支佛乘。......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聞法信受,勤修精進,求一切智、佛智、自然智、無師智、如來知見、力無所畏,愍念、安樂無量眾生,利益天人,度脫一切,是名大乘,菩薩求此乘故,名為摩訶薩。」
2^ 《維摩詰所說經》〈不思議品第六〉:「是時大迦葉。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,歎未曾有,謂舍利弗:譬如有人於盲者前,現眾色像,非彼所見。一切聲聞,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,不能解了,為若此也。智者聞是,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我等何為永絕其根,於此大乘已如敗種。一切聲聞,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,皆應號泣,聲震三千大千世界,一切菩薩應大欣慶,頂受此法。」〈佛道品第八〉:「誠如所言,塵勞之疇為如來種,我等今者,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乃至五無間罪,猶能發意生於佛法,而今我等永不能發。譬如根敗之士,其於五欲不能復利。如是聲聞諸結斷者,於佛法中無所復益,永不志願。是故,文殊師利!凡夫於佛法有返復,而聲聞無也。所以者何?凡夫聞佛法,能起無上道心,不斷三寶。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,力.無畏等,永不能發無上道意。」
3^ 《妙法蓮華經》:「初說三乘、引導眾生,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。何以故。如來有無量智慧、力無所畏諸法之藏,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,但不盡能受。舍利弗,以是因緣,當知諸佛方便力故,於一佛乘、分別說三。」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二哥丰故事背景

坤平佛牌

圣僧龙婆托传奇

龙婆本传奇

大馬僧王(龍婆空、Tok Raja)

北大年林姑娘庙

亞贊多(Achan Toh/Somdej Toh)

龍婆銀(Luangpor Ngern Wat Barngclarn)

龙婆术传奇

成功佛 帕 清 拉 納(Phra Buddha Chinnarat)